考研人数走势回顾
回顾近几年的考研报名数据,犹如观看一场跌宕起伏的赛事。2021 年,考研报名人数为 377 万,在学历提升需求的推动下,这个数字持续攀升。到了 2022 年,报名人数猛增至 457 万,涨幅令人咋舌。2023 年更是创下 474 万的历史新高,考研热潮席卷而来,似乎越来越多的人都投身到这场知识的角逐中 。
然而,令人意想不到的是,2024 年考研报名人数首次出现 “拐点”,降至 438 万,增长的势头戛然而止。2025 年,这一数字继续下降,降至 388 万,仿佛考研的热度在逐渐冷却。如今,2026 年考研报名已经结束,人们不禁好奇,这一年的考研报名人数是否会延续下降的趋势呢?为了探寻答案,我们不妨从已有的数据、趋势以及竞争格局等多个角度来深入分析一番 。
从院校报考数据看趋势
为了更直观地了解 2026 年考研人数的走向,我们不妨把目光聚焦到具体院校的报考数据上。多所高校公布的报考数据,已经为我们揭开了这场考研人数变化趋势的神秘面纱。
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研究生招生工作方面一直备受关注。截至 2025 年 10 月 23 日 22 点,报考北航 2026 年硕士研究生各单位及专业全国统考考生人数实时数据显示,报考人数为 11800 人,而此时距离报名结束还有 4 天 。与去年同期相比,这一数字减少了 914 人,降幅约 7%。令人惊讶的是,这已经是北航连续四年报考人数减少了。回顾过去几年,2025 考研北航报考人数共计 12714 人(截至 2024 年 10 月 23 日 22:00),2024 考研北航报考人数共计 13696 人(截至 2023 年 10 月 19 日 22:00) ,2023 考研北航报考人数共计 15164 人(截至 2022 年 10 月 20 日),2022 考研北航总报名人数为 16148 人。从这些逐年递减的数据中,我们不难看出北航报考人数下降的趋势十分明显 。
沈阳药科大学截止 10 月 20 日,2026 年研考共报名 3117 人,与上年总报考人数 3240 人相比,略有减少。其中士兵计划 16 人,学校 2026 年硕士研究生计划招生 1662 人,推免已录取 123 人。尽管减少的幅度不大,但也反映出报考该校的人数并未呈现增长态势,而是稍有下滑 。
华侨大学 2026 年硕士统考生网报数据统计(数据截至 10 月 21 日上午 8 时)显示,全日制报考人数为 2552 人,较上年全日制报考人数明显减少。25 考研报名时,2024 年 10 月 23 日华侨大学公布的全日制报考人数是 3483 人,短短一年时间,报考人数的差距就如此之大,这无疑也暗示着 2026 年考研整体报考人数下降的趋势 。
除了上述三所高校,还有不少学校公布的报考数据都显示出人数下降的情况。这些具体的数据就像一个个有力的证据,充分表明了 2026 年考研人数下降并非个例,而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,也为我们预测 2026 年考研报名总人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。
报考点变化与考研人数关联
在考研的大棋局中,报考点的设置犹如棋局中的关键布局,其数量的变化与考研人数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。从整体规律来看,报考点数量与单点容量的乘积大致决定了考生规模的上限,这一规律在过去几年的考研历程中得到了充分的验证。
对比 25 考研和 26 考研各省份的报考点数量,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报考点缩水的趋势。北京作为教育资源丰富、考生众多的地区,25 考研时报考点有 63 处,而到了 26 考研,这一数量减少为 58 处;天津从 38 处减少为 37 处;河北从 53 处减少为 52 处;辽宁从 35 处减少为 31 处;四川从 71 处减少为 67 处;新疆从 34 处减少为 33 处…… 这些数据的变化并非偶然,而是反映出考研人数的潜在变动趋势。
回顾 24、25 考研,我们可以发现这一规律的延续性。25 考研时,报考点数量相较于前一年略有减少,而考研人数也同步出现了下降;24 考研首次出现人数下滑之前,报考点也曾经历过类似的缩减。这一系列的现象表明,报考点数量的变化就像是考研人数变化的 “晴雨表”,它从侧面暗示了考研人数的增减趋势。当报考点数量减少时,很有可能意味着官方根据对考生规模的预估,认为考研人数会有所下降,从而相应地调整报考点的设置 。所以,从 26 考研报考点的缩水情况来看,考研人数延续下降态势的可能性极大 。
考研与国考:赛道转移下的人数变化
考研人数的下降,并不意味着考生们选择了 “躺平”,而是赛道转移现象愈发显著,其中最明显的体现便是国考热度的急剧飙升 。
通过对比数据,我们可以发现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。在 2023 年之前,国考和考研的报名人数呈现出同步增长的态势。随着学历提升需求的增加以及就业竞争的加剧,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考研深造,同时也有很多人看中公务员工作的稳定性,加入国考大军 。
然而,从 2024 年起,情况发生了变化。这一年,考研报名人数首次出现下降,而国考报名人数却持续上升,两者的总人数稳定在 730 万左右。到了 2025 年,考研人数下降了 50 万,而国考报名人数则增长了近 40 万,仿佛在这场人才竞争的大舞台上,考生们在考研与国考这两个赛道之间进行了一场微妙的 “换位”,实现了人数上的 “总量平衡” 。
据相关报道,26 国考报名人数再创新高,报考总人数达到 351 万多人,与上年相比上涨了 26 万。在总考生规模相对稳定的情况下,按照这种此消彼长的趋势来推测,26 考研报名人数延续下降态势似乎已成必然。这一现象背后,反映出考生们在职业规划和人生选择上的转变 。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,就业市场的不确定性增加,公务员工作的稳定性和福利待遇对考生们产生了更大的吸引力,使得越来越多原本打算考研的考生转而投身于国考备考之中 。
2026 考研人数预测
要精准预测 2026 年考研人数,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数据的观察,还需深入剖析考研人数占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比例这一核心参考指标 。回顾过去几年,考研占比的变化趋势十分明显。2022 年,考研人数占高校毕业生人数的比例为 42.47%,彼时考研热潮正盛,众多高校毕业生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未来职业发展的期望,纷纷加入考研大军 。
然而,此后这一比例逐年下降,2023 年降至 40.93%,2024 年进一步下降至 37.15%,到了 2025 年,这一比例已降至 31.75% 。从这些数据的变化中,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,考研在高校毕业生的选择中,热度正在逐渐减退 。
结合当前的形势来看,2026 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大概率会继续增长。有预测显示,2026 届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预计将达到 1593 万人,相比 2025 届的 1222 万人增加约 30% 。在这样庞大的毕业生基数下,考虑到考研占比的下降趋势,预估 2026 年考研人数占比约为 28% 。按照这一比例计算,2026 年考研报名人数预计约为 352 万人,甚至可能更低 。
但需要明确的是,考研人数的下降并不意味着考研变得容易了。在这个学历内卷的大时代背景下,虽然短期内考研报名人数有所波动,但从长期来看,各行各业对学历的要求水涨船高,选择深造的人总体上仍会越来越多 。考研竞争的激烈程度,不仅仅取决于报名人数的多少,还与招生政策、专业热门程度、考生备考质量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。所以,考生们绝对不要抱着 “一战试手,二战上岸” 的心态去备考。考研之路,需要的是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努力,每一次的 “再来一年”,消耗的不仅仅是时间和金钱,更会对考生的心态和信心造成巨大的冲击,越往后,只会陷入更加焦虑和艰难的困境 。
考研人数下降,难度未减
虽然从数据来看,2026 年考研人数大概率会延续下降趋势,但考生们可千万不能就此认为考研变得轻松了。在当前这个大时代背景下,学历内卷的长期趋势并没有因为考研人数的短期波动而改变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,各行各业对学历的要求不断提高,这就意味着选择深造的人从长远来看只会越来越多 。
如今,就业市场竞争激烈,高学历往往是进入一些优质企业和岗位的敲门砖。许多企业在招聘时,对学历的门槛设置越来越高,硕士学历甚至成为了一些岗位的基本要求 。在这种情况下,考研的竞争虽然在人数上可能有所缓和,但竞争的激烈程度并未降低。考生们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来自于报考人数的多少,还包括招生计划的变化、专业的热门程度以及自身的备考质量等多方面因素。
以一些热门专业和院校为例,无论考研人数如何变化,其竞争始终处于白热化状态。这些专业和院校往往吸引着众多优秀的考生报考,录取分数线居高不下,考生们需要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,难度可想而知 。即便是一些相对冷门的专业和院校,也不能掉以轻心,因为考生们都希望能够通过考研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,都会全力以赴地备考。
所以,对于广大考生来说,绝对不能抱着 “一战试手,二战上岸” 的心态去对待考研。考研是一场需要全力以赴的战斗,每一次的 “再来一年”,不仅会消耗大量的时间和金钱,更会对自己的心态和信心造成严重的打击 。在备考过程中,随着时间的推移,心理压力会越来越大,焦虑情绪也会逐渐加重,这对考生的复习效果和考试发挥都会产生不利影响 。因此,考生们要珍惜每一次考研的机会,以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,全身心地投入到备考中,争取一次成功上岸 。